尽管安葬和下葬仅一字之差,但差异显著:
其一,使用场景不同。安葬多用于正式场合,下葬则更民间化;
其二,仪式流程有别。安葬是将骨灰或棺椁迁至墓地的过程,而下葬需完成整套丧仪后才进行。
安葬仪式庄严肃穆,需择吉时将棺椁或骨灰从暂存处移至墓地。时辰讲究日出之后、日落之前,在安放骨灰盒时,通常会放入逝者生前心爱之物。
下葬仪式是对逝者的最终告别,包含初丧、守灵、做七、出殡等环节,在汉族传统中被视为极其庄重之事。随着时代演变,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葬俗。仪式结束后,还需进行头七、百日、周年等祭奠。
远古时期,人们多将亡者曝尸荒野。当发现遗体遭野兽啃噬支离破碎时,先民认为这会让亡魂不得安宁,于是延伸出了土葬方式。这种方式能有效保护遗体,既让逝者安息,也使生者慰藉。后来发展出棺葬习俗。民间还有说法认为,若逝者未能归葬祖坟,其灵魂将永无宁日。